
400 825 3337
初冬,一場冷空氣如約而至。
走在東阿縣劉集鎮孫郭村的街道上,陣陣寒風讓人不由裹緊了衣服。而走進村民張德法的屋里,卻感覺舒適宜人、很暖和。原來,今年新裝的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吹出的陣陣熱風使得整個房間熱騰騰的。
工作人員入戶檢查取暖設備運行情況
“今年我們村做了清潔取暖改造,裝上這個空氣源熱風機,現在比以前可暖和多了,用起來也很方便,回家摁一下遙控,坐下喝杯熱水的工夫,屋里就暖和了。要是出門的話,我就關上開關,一點也不浪費電。”張德法高興地說。自從今年實行了“電代煤”,家里干凈多了,還不用擔心煤氣中毒和著火。“以前燒煤時家里熏得屋頂都是黑的,改成電取暖后,我把家里的墻刷了一遍,是真干凈,跟樓房一樣!”
張德法今年報名參加了東阿縣實施的農村清潔取暖電代煤改造計劃,不僅一分錢不花就得到了原本需要5000元左右的設備,而且享受到免費安裝服務,令他喜出望外。
“這個空氣源熱風機一小時耗1.5度電,1度電不到5毛5,我一天最多開12個小時,一天頂多花10塊錢,一個冬天按4個月120天算,電費總共花1200塊錢左右,就算以前燒煤,每年也得花2000塊錢左右。”張德法說。現在,關鍵政府還給補貼1000塊錢,自己才拿200塊錢,這樣算下來一天合不到2塊錢。
今年夏天,當地集中安裝了清潔取暖設備。
“實行清潔取暖改造,得讓群眾舍得用,而且用得安心。為減輕群眾負擔,東阿縣針對電代煤和氣代煤的農戶提供了每戶每年500—1000元不等的經濟補貼,解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東阿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成員張海說。
在農村清潔取暖改造中,東阿縣嚴把招標、施工、驗收關,保障材料和設備安裝質量,確保改造項目質量過硬、安全可靠;同時,要求設備安裝企業做好售后管理,對村民使用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及時處理。
為保證清潔取暖改造后的使用安全,東阿縣還在所有“氣代煤”“電代煤”的村莊制作安全宣傳欄,舉行80余次燃氣下鄉等安全宣傳活動,使群眾全面了解、熟練掌握用氣用電操作規程。
氣代煤也是各地推動清潔取暖的重點模式。
據了解,自2017年東阿縣實施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作以來,當地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合理負擔、惠及民生”的方針,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科學選好技術路線,優化補貼支持政策,持續做好項目建設、能源保障、運行管護等工作。目前,當地已實現清潔取暖改造67870戶,其中氣代煤28222戶、電代煤34191戶、集中式5457戶。
近年來,隨著清潔取暖工作的持續推進,東阿縣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告別了昔日冬天煙熏火燎的日子,過上了更干凈、更舒適、更方便的生活,實現了寒冬時節“無煤”也溫暖。
本文鏈接:http://www.kernol.net/article/industry-news/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