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 825 3337
當城市加快改造基礎設施步伐,實現清潔取暖后,農村清潔取暖因經濟條件、基礎設施等先天不足的原因,成為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如何攻堅克難,尋找到一條符合實際的農村清潔取暖發展之路?
2020年5月,為切實推動寧夏清潔取暖發展,自治區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組織開展2020年無集中供熱區域煤改電(清潔取暖)試點示范競爭性評審工作的通知》(寧財(資環)發〔2020〕280號),擬通過一次性定額補助的方式,以整縣推進的模式,重點從技術示范性、可推廣性、經濟性等方面對縣(市、區)無集中供熱區域煤改電(清潔取暖)進行競爭性評審,優先支持無集中供熱的中小學、衛生院等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農房等進行煤改電(清潔取暖)改造。
自治區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電采暖技術在寧夏示范應用規模相對較小,通過競爭性評審的方式開展清潔取暖推廣示范,一是以太陽能光熱+空氣源熱泵、太陽能光熱+空氣源熱泵+水源熱泵、太陽能光電+電蓄熱鍋爐等為優先推廣技術路線,充分發揮寧夏太陽能資源優勢,可實現電采暖技術多元化應用推廣。二是在多元化推廣電采暖的基礎上,通過不同技術路線的應用示范,可探索應用出適用性強、可推廣、經濟效益佳、用戶可接受的技術路線。
經評審,自治區確定平羅縣、彭陽縣為試點地區,分別補助資金1500萬元。按照方案,在城鄉接合部和農村,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清潔集中取暖先從學校、幼兒園、衛生院等公共建筑做起,以示范帶頭作用推進項目穩步實施。自治區相關部門科學統籌,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全力配合配套1300萬元完成輸配電網改造,寧夏中昊銀晨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彭陽縣無集中供熱區域內4所學校、3所衛生院、2所敬老院及190戶農戶,平羅縣的11所學校、7所幼兒園、200戶農戶實施煤改電清潔取暖改造,總改造面積21萬平方米。目前,兩縣清潔取暖工作已全部完成,每年預計利用太陽能1272.73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6476.36噸,減排二氧化碳16143.64噸,等效植樹量88.45萬棵。
賀蘭縣金貴鎮潘昶小學用上了清潔取暖
2020年冬季,學生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課。雖然是供暖季,教室外卻見不到任何煙塵。過去每到取暖季,賀蘭縣金貴鎮潘昶小學都是靠自建的小鍋爐燒煤取暖,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不說,取暖效果也不好。“室內溫度始終在十幾攝氏度,有時還不達標,孩子們上課也不敢脫大衣。”潘昶小學教導主任吳學海說。
在自治區可再生能源煤改電(清潔取暖)試點示范項目支持下,潘昶小學的鍋爐房被改造為太陽能集成供熱采暖系統,充分高效利用太陽能,通過“太陽能光熱+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熱泵”,為師生們提供清潔的熱源。
目前,平羅縣和彭陽縣的試點示范項目點已全部改造完成。經過1年建設,這兩個項目推進順利,試點單位和農戶均實現了清潔取暖,2020年冬季的供熱成本大幅下降。2021年,自治區財政廳、生態環境廳和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將計劃按照財力可承受、群眾能接受、社會有感受的原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項目推進,積極支持清潔能源在取暖領域的應用,努力為北方地區冬季取暖提供可借鑒的“寧夏經驗”,讓綠色能源逐漸轉化為受益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以實際行動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目前,沙坡頭區、青銅峽市、大武口區、興慶區等地正在實施2021年無集中供暖區域煤改電(清潔取暖)試點示范項目工程。今年,寧夏地級市清潔能源取暖率將超80%,縣(市、區)清潔取暖率超70%,農村清潔取暖率將超40%。
本文鏈接:http://www.kernol.net/article/industry-news/1333.html